每當想起癌癥病人,多數人的腦海里會浮現出躺在病床上骨瘦如柴的病人??墒谴罅康慕y計數據和實驗證據告訴你:肥胖是最大的致癌因素之一。
肥胖可以簡單理解為體內脂肪積聚過多。一般認為,肥胖的危害主要體現在易患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以及脂肪肝、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高尿酸血癥、骨關節病等。
肥胖的這些危害已經慢慢為大家所接受,但是,如果你跟人說超重會致癌,許多人往往會反唇相譏:喝水還能嗆死呢。
但是超重致癌的概率可比喝水嗆死的概率大得多!
至少13種癌癥與肥胖有關
從宏觀角度分析引發癌癥的原因,遺傳因素只占5%,環境因素占到了95%。而在環境因素中,飲食和肥胖占據了最大的比例,達到30%-35%。其次是吸煙占25%-30%,炎癥占15%-20%,再然后是酒精和輻射等。
最近,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他們針對癌癥和體重研究的最新結果,發現在歐美和中亞地區的女性當中,由肥胖引起的癌癥占了癌癥總數的9%,僅次于吸煙。并證實至少有13種癌癥與超重有關。
這13種癌癥遍布全身,分別是:食管腺癌、賁門胃癌、結腸和直腸癌、肝癌、膽囊癌、胰腺癌、乳腺癌、子宮癌、卵巢癌、腎細胞癌、腦膜瘤、甲狀腺癌、多發性骨髓瘤。
其次還有11種癌癥處于待查狀態:男性乳腺癌、惡性前列腺癌、彌漫性大淋巴細胞瘤、食管鱗狀細胞癌、胃癌(非賁門癌)、肝癌膽道癌、肺癌、皮膚黑色素瘤、睪丸癌、膀胱癌、腦或脊髓膠質瘤。
2014年8月13日《柳葉刀》雜志上有研究揭示了超重和肥胖者患癌癥的概率比普通人顯著提高,并統計了肥胖與以下10類癌癥的關聯度:
肥胖引發癌癥至少有5大機制
以往的研究大多利用統計學的方法證實超重與癌癥的關系,而現在科學家將更多的注意力轉向肥胖致癌的具體原因及其相關的分子機制,希望以此來開發新的癌癥治療方法。
綜合眾多的研究,我們發現肥胖致癌,至少有5大機制:
/ 1、過量的脂肪引起雌激素過量分泌 /
而過量的雌激素增加了女性患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 2、過多的脂肪引起胰島素分泌增加 /
脂肪組織分泌的瘦素、TNF-α及游離脂肪酸,都會導致機體發生胰島素抵抗,所以肥胖人群的胰島素靶器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以致身體誤以為胰島素分泌不足,無法滿足基本的生理代謝功能。在這種情況下,胰島素分泌量就會增加,最終導致高胰島素血癥。
高胰島素血癥在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胰島素可以直接促進腫瘤細胞增殖、分化,也可以通過一系列化學反應,增強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的活性,進而促進腫瘤細胞的生長。不僅如此,腫瘤組織還能進一步加重胰島素抵抗,形成惡性循環。
/ 3、脂肪產生的激素促使細胞過度增殖 /
脂肪細胞產生的一些激素,例如:瘦素 (Leptin),可以促進細胞增殖,而許多癌癥正是因為細胞增殖紊亂引起的。
/ 4、肥胖的人更難容易發生炎癥 /
肥胖的人常常合并慢性亞急性炎癥,而我們前面介紹致癌原因的時候已經提到,有15-20%的癌癥是因為炎癥引起的。
/ 5、過多的脂肪阻止免疫系統殺傷癌癥細胞 /
最近發表在Nature Immunology上的一篇論文中,科學家宣稱首次發現了在肥胖個體中NK細胞(一種免疫細胞)被過度的脂肪堵塞的分子機制,并發現了脂肪堵塞NK細胞的具體代謝步驟。這種“堵塞”并不會阻止NK細胞識別腫瘤細胞,但是會阻止它們殺傷腫瘤細胞。

肥胖只有兩個原因
說到變胖的原因,許多肥胖的人都會訴苦:沒辦法,我就是喝水都會胖。事實是:喝白開水是不會發胖的,除非喝的是肥宅快樂水。
今天就是要用冷水澆醒這些自欺欺人的人。
一句話總結發胖的原因就是:你吃下去的熱量大于你消耗的熱量,剩余的熱量就會變成白色脂肪儲存在你的體內。
除了極少數的遺傳原因、疾病因素之外,絕大部分人肥胖的原因有且只有兩個:吃的多,動的少!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至少三分之一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預防是上策,早期診斷是中策,治療是下策。
癌癥可以通過戒煙、戒酒、接種疫苗、單一固定性伴侶等預防,這已經差不多是全民共識。卻很少有人把減肥/控制體重聯系起來。
現在,人們又多了一條減肥/控制體重的理由······